“胜景在心,何必送目?昆仑峰,峨眉霜。华山松,巫峡江。武陵峒,黄山嶂。蓬莱宫,雁云荡。姑苏钟,洞庭樯。建业艟,广陵艡。天台蛩,终南菖。潇湘虹,苍梧光。阿叔你对完这八联,我立马下车,咱们接着对。”
王揖出师未捷,直接败退......
——————
正文3247字。
注:帕伦克是玛雅古城之一,玛雅原名叫Lakam’ha,意思是有很多水的地方,现藏帕伦克遗址博物馆中的雕刻嵌板(见下图)记载了490年8月25日迁都之事,是为伦帕克王朝的前身。
图片引自SkidmOre,JOel.TheRUlerSOfPalenqUe.MeSOWe
(格式不支持加斜,接上图MeSOWebPUbliCatiOnS,2010,p.18)
②或许有小伙伴会对水曹那段情节不理解,我稍微解释一下,一方面我写剧情中一些关键的点时很少会做说明书似的描述,直接写a是如何如何,b是如何如何,就像王揖,我从来没直接写过王揖是哪一派的人,他倾向是什么,他的目的又是什么?但只要读完他和萧宝月寺庙中的对谈,即便读得浅的也能知道一点,读得深的了解就更多了。
像今天水曹衙门里的对话,一些点比如刘寅派遭清洗,由此引申的那清洗者谁?有清洗就有换人,换人的目的又是什么等等还有其他点都是埋在这个对话里的,有些点要贯通前后文才会看的更明白,比如之前萧宝月和王揖对话中提到的那个天子问丘雄的情节,有些则要以多米诺骨牌式的链锁反应看才更明晰。比如刘寅帮巴东王收生意,由此导致他没时间也没心思理会水曹这种小事,因为不理会所以才能引发现本章中水曹衙门发生的场景,而此场景又会——不剧透。
另一方面我的写作主旨一直是活在南齐,像旅行,或者说旅居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