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二十章 戍边三年 (4 / 6)

作者:一九八零年代 最后更新:2025/7/18 8:43:59
        项少龙首先将一线作战部队人数裁撤至七万,只留下二十岁到四十岁的精壮,再从二十岁到三十岁中选出最精锐的一万人组成骑兵,进行单独训练。

        项少龙来这儿可不是为了抵挡匈奴进攻的。他总觉得修筑长城,劳民伤财,加上秦始皇的残暴,耗尽国力。他要用这一万骑兵,主动出击,效仿霍去病,横绝大漠,封狼居胥。他要彻底击溃匈奴,永绝后患。同时也为乌家寻找一块适合畜牧的塞外草原。

        裁撤下来的士卒组成后勤保障部队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十章戍边三年

        项少龙此次带来大量财物,其中有很多来自乌家。其实这也让乌家很多人不满,好在有乌应元的全力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项少龙这是在拿自己的钱倒贴国家。开办兵工厂,由后勤部队配合带来的工匠,开足马力生产各种军用物资,主要是各种武器。

        项少龙还建了一个造纸厂,他拿出钱粮雇佣闲暇的百姓进入工厂,即让百姓增加收入,又能赚钱贴补军费,当然也是经过秦王同意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古代造纸的原料都是树皮、破布、渔网等废物。项少龙思来想去,在边关这等苦寒之地,资源实在匮乏,目前也就造纸适合,原料低廉,工艺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项少龙的到来使边关空气为之一变,训练的训练,生产的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 项少龙的骑兵以弓箭为主,他自己也苦练箭术,王翦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,项少龙进步飞快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