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太子没有直接给出意见,而是开口向麃公问道:“如果我们要直接灭赵国,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?”
麃公沉默,以秦国目前的国力想要灭赵国,很难。他们已经连续打了一年多了,将士疲惫,补给也紧张,更不用说还要防备合纵。一旦其他各国联手,以秦国的疲惫之师,不是敌手。
麃公道:“没有其它国家参战,有灭赵国的希望。”
政太子问道:“如果其它国家再次合纵呢?”
麃公不言语了。
政太子明白了麃公的意思,道:“既然我们无力抵抗他们的联合,战争可以停止了。如果我们继续下去,必会促使他们联合。如今燕国不愿面对我们的压力而停战,我们以后想联燕攻赵也难了。但没有了我们的压力,燕赵之间只怕还是不会平静。更何况魏国已灭,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,强行灭赵,风险太大,不必急于一时,休养生息是当务之急,赵国可以缓缓图之。”
秦王王看太子言之有理,很高兴,什么也不如太子成才重要,道:“讲得好!少龙意下如何?”
项少龙道:“我也同意太子的意见。只要赵国能拿出让我们心动的利益,我们就退兵;如果他们舍不得,那就集中火力再咬下块肉。开战不易,赵国绝对要比我们更想停战,总要让赵国出点儿血才行。”
谈判之事,项少龙没有参与。最后秦取赵国阏与、轑阳、河间、安阳等邑,漳水流域尽为秦所有,秦国退兵。
赵国迁都代郡,为了离秦国远点儿。
李牧是钢铁军人,英勇无畏,坚决反对迁都,不愿意在秦国面前露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