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佶看了蔡京一眼,蔡京是变法的主力,比皇帝更清楚其中的门道。
赵佶这一眼,蔡京就不能不谨慎回答黄裳。
黄裳是那个放弃唾手可得权力的人,尤其是他和皇帝的亲密关系,皇帝一定会很尊重黄裳的意见。
蔡京心翼翼地答道:“变法虽然一直在进行,但并不顺利,遇到的阻力也不,有些政策还不敢急着执行,怕操之过急,引起更大的不稳。”
黄裳点头道:“太师的是。早在王相公变法时,太师就是骨干,深知其中的厉害。有些时候失败不是因为错了,而是因为太着急。只是我想问太师,即便咱们这么稳扎稳打、步步为营,变法就一定能成功吗?”
蔡京沉默,新法的很多政策是在断世家大族的根,到底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弹,谁都不好。这也是皇帝不敢轻易和外部开战的一个原因,内忧永远重于外患。
黄裳道:“如果外部是稳定的,一时间他们不敢反应过激,可是一旦开战,耗费钱粮巨大,就都会落在南方大族的头上,他们会怎么反应,实在难料。”
赵佶问道:“看来老师是不赞成联合女真人灭辽了?”
这其中有没有萧峰的因素,没人能猜得到,童贯心中有些替黄裳担忧,他能过皇帝这关吗?
黄裳不慌不忙道:“臣不赞成联合女真人,也不赞成灭辽,但收回燕云,臣却以为正当时。”
赵佶问道:“这是何意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