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秀才把人气走,还顺带帮了隔壁槐花村一把。
刘友直到慈幼院的人走远,脸上的潮红才渐退,但依旧气得不轻,呼吸急促不顺,“他们太过分了,太过分了,就为了这些地,他们要把孩子抢走。”
“那慈幼院里孤儿那么多,春天要去播种插秧,夏天要去拔草捉虫,秋天收割,等到了冬天还要被赶出去要饭,全家拼死保下来的孩子却要去过这样的苦日子,我哪有脸去见乡亲们啊……”
潘筠:“所以您看,事儿还是得交给陈秀才,他有见识,有胆气,最主要的是,他懂律法,知道怎么合理的应用规则打退他们,刘友,你们就从旁协助,与他同心同力,我相信,一定能把两个村的遗孤都带好。”
陈秀才回头,沉声道:“把村里各家的地整理一下,该是哪个孩子的就是哪个孩子的,然后统一将地放在你我名下。”
刘友瞪大双眼,“放,放在你我名下?”
“不错,你要是不愿,就单放在我名下,不论放在谁手下,我们都要立两份合同。”
“这些田地只是挂名,等孩子们长大,以十四岁为界,过了十四岁就把地还给他。”
刘友瞬间明白,这就和把地拿到秀才、举人老爷那里寄名一样的。
交一份钱给那些秀才、举人,就可以把自家的田地挂在他们名下,地还是他们家的,由他们家耕种,不过在衙门那头,地是属于秀才、举人的。
不过他们另有一份文书,一旦有纠纷,可以白书去申诉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