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与之并列的是鲁公在秘书监到底修了多少史书,孙秀在征西军司到底卖了多少买地券,石崇在金谷园到底埋了多少美女,祖逖在成名前到底作了多少起劫案,王衍在谈玄时邀请了多少人磕五石散。)
还是李盛多智,他突然捂手大笑,对刘羡道:“主公,我有一个主意了。”
“哦?什么主意?”
“现在孙秀不是落难了吗?征西军司的指挥权,他已经交出去了吧!”
“确实如此。”
“他指挥权虽然交了出去,但现在应该还握有人事权。欧阳府君不是已经逃回洛阳了么?主公何不趁机向他讨要冯翊太守一职?”
“这……”刘羡开始思忖这项计策的可行性。
“孙秀接连打了败仗,这次被解使君捅上了天,摆明是要罢职问罪的。孙秀若想自救,不仅要暗地讨好贾后与太子,同时也要自己的履历过得去才行。主公若现在向他承诺,以暂领太守的名义收复冯翊郡,孙秀在朝廷那边就交得了差,主公成为郡守也就成为既成事实,朝廷只能追认。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,孙秀不可能不应允。”
听完李盛的这番分析,刘羡不禁击节赞叹道:“好主意!宾硕,就这么办!”
刘羡随即修书一封,在信中痛陈利害,向孙秀讨要冯翊太守一职。由于心情激动,这篇文章也写得花团锦簇,罕见得向孙秀拍了一通马屁,说什么“公博洪量,善任知人”、“体重国家,捍扶正道”,以致于写完后,刘羡自己再读都有些忍俊不禁,怀疑到底是不是自己亲手写的。
但他还是把这封信交给了李盛,让他亲手转交给孙秀,这足可见刘羡对此事的重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