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饥荒 (4 / 5)

作者:陈瑞聪 最后更新:2025/8/2 11:45:54
        可刘羡又知道,这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,以此来逃避责任罢了。什么都不做,就什么也不会改变。或许救下所有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哪怕多做一件事,也就能多救一个人,他必须坚持下去。如果连他都放弃了,百姓们还有谁可以指望呢?

        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,只有不抛弃不放弃,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人,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羡就是抱着这样的觉悟来进行救灾的。他干脆把绿珠和刘朗都接到泥阳来,以表示自己与大众同甘共苦的决心,即使在酷寒的冬日,他也亲自率着郡卒,或去剿灭周遭的马贼,或去深山里狩猎,官吏中出现些许贪污的,刘羡不管他是什么出身,也都严刑处置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也导致这个冬天极度漫长,每一日都让刘羡感觉度日如年,他以空前的激情来投入自己的事业,但也因此感受到空前的挫折。

        终于来到了元康八年,积雪消融,冰河解冻,万物复苏。荒芜的土地再次萌发了青草,北归的燕子飞回了昔日的屋檐,但可惜的是,属于关中百姓的欢声笑语,此时却陷入了完全的沉寂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统计,北地郡在元康七年收纳了三万四千余流民,最终活过这个冬日的,大概有两万八千余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个残酷的数字,但相比其余郡县而言,已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。保守估计,整个关中的灾民死亡已经超过十万人。考虑到这仅仅是元康七年一年的数字,如果不能迅速剿灭齐万年的话,在元康八年,乃至元康九年会死多少人,那又是一个未知数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此时终于可以种一些东西了,春天的桑葚和榆钱还能救一阵子急,足够熬到第一批作物成熟,刘羡赶紧安排农民们在田里种豆,同时又在山坡上种植膏粱(高粱),中间夹杂以一些短时的蔬菜,应该还是能熬过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一切的前提,都是建立在未来战事顺利的前提下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这时,刘羡才有空把注意力从政务中抽出来,继而关注在朝廷的下一步计划上。在元康七年的八月,朝廷已经将通知下发到征西军司,说将在元康八年的六月,正式派出新一波的援兵,援兵的统帅也已经决定了,正是上谷郡公孟观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消息令关中诸将颇为鼓舞,因为大家听说,孟观这次出征的官职虽然只是积弩将军,但是拿到了使持节的资格,也就是拿到了关西州郡的督军权。虽然名义上,各军还是要服从梁王与征西军司的管理,但是实际上,等到孟观入关之后,他才是真正决定决策的统帅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