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一百三十六章 流民南下 (1 / 7)

作者:陈瑞聪 最后更新:2025/7/30 15:41:59
        第一百三十六章流民南下

        齐万年之乱发展至今,已是两年有余,关陇上百万平民流离失所,灾荒致死的百姓也数以万计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战胜了齐万年,也并不代表着战乱就这样结束了。因为战争并非是一两个人发动的,而是因为世上存在着许许多多对现状与生活不满的人,他们的情绪由那一少部分人引爆,所以才会演变成战争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当战乱想要平息的时候,也必然要从大多数出发。武力最强大的人并非一定是赢得一切的人,只有能使这些战争中的人们重新安居乐业,战争才会彻底平息。不然的话,所谓的和平也不过是泡影。

        故而当李庠提出提议,意图率武都流民南下巴蜀的时候,大部分晋军将领都持赞同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武都虽然占地不小,几乎有五个北地郡之大,但其中不能耕种的山地丘陵占了大多数,仅算可以种麦粟的良田,恐怕还不如北地郡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样一个地方,除非梦回西汉时的鼎盛年代,不仅要气候温暖,还要水利设施齐全,使武都郡内大量种植水稻。否则,想要养活近二十万流民,确实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多人聚集在一个郡内,没有粮食吃,天天在死人,朝廷如果不解决问题,那恐怕迟早都会造反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巴蜀是著名的天府之土,益州在三国战乱前一度有在籍人口七百万人。而在经历了多年战乱后,如今的梁、益二州尚有在籍人口一百五十余万。虽然有大量南中人口无法统计、地方上也有极多隐户的原故,却也足以说明巴蜀目前地广人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分析下来,让这些流民南下巴蜀,哪怕是到汉中屯田就食,就成为一件颇有建设性的意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来巴蜀不缺少粮食,这些年里,是少有的尚没有遭灾的地区,州郡内尚有不少存粮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