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在司马颖去拜访过裴頠、张华、石崇、王浚、王衍等人后,这些后党中坚,或多或少地都表示出了动摇。
尤其是裴頠,他年纪三十出头,年龄在朝堂中算得上年轻,其实也更认同太子而非是皇后。在上次和淮南王对峙后,他就大感形势不妙,并不想将自己的前程与后党绑定。司马颖一来拜访,他就自白道:
“我虽是皇后亲戚,但也知晓大是大非。皇后摄政确实于礼不合,我愿上表陈奏,请陛下废除皇后,另立谢淑妃为皇后。”
并且还从书房内拿出十数道表文,给司马颖翻阅道:“这是这些年来,我私下里劝谏皇后善待太子的文章,足见我对太子之忠心,还请殿下为我作证。”
王衍的态度也差不多,他露出一副懊恼的表情,和成都王道:“我的女儿是太子妃,我的族弟是太子舍人,我怎会不支持太子呢?之所以此前帮皇后做事,都是皇后和鲁公逼迫的啊!我从未真心为皇后效力过,太子想要监国,我怎么会不答应呢?”
虽然王衍的表情极为生动,但他并没有做出愿意直接起兵拥护太子的承诺。可即使如此,也足以令太子心满意足了。洛阳城内的禁军中,东宫卫率数量仅稍逊于皇宫禁军一筹。而皇宫禁军中,又有泰半为宗室所掌控。只要城外的外军保持中立,后党基本就丧失了反抗的可能。
有王衍带头,和郁、王戎等人也有所动摇,他们同样未做成承诺,但也表达出了对太子的友善之情。
诸多后党党羽中,只有张华、贾模、王浚、石崇这四人不同,因为他们和贾氏绑定过深,在旁人看来,张华是主谋,贾模是智囊、石崇是财主,王浚是先锋。无论太子如何宽宏大量,这四人大抵是要被太子所清算的。
因此,面对成都王的求见,这四人都托病为由,阖门不见。
但从大局上来说,太子此时是占尽上风,若是皇后顶不住压力,他几乎就要成功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