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对于大晋王朝而言,司马遹并非是主人,而是司马炎口中的那个圆满的缺憾。
祖父作为开国皇帝,没有遵守和景皇帝的约定,因为夺嫡之争,害死了叔祖司马攸。然后他为了掩耳盗铃,表现自己的亲亲友爱,便一味地吹捧司马遹,扶正儿子司马衷,又大肆分封诸王,重用三杨,以此来掩盖自己对兄弟的薄情。
可实际上,祖父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到他驾崩的时候,这场盛宴已然结束,所有的宾客都已离席。自己作为祖父心中的那个缺憾,也永远不可能实现了。
他已被所有人所仇恨,他的宿命就是作为王朝的祭品。
想到这里,司马遹便常常为那些因争权而丧命的人感叹:
“不该走的人走了。”
在这种情况下,司马遹早早地开了悟,与其悔恨纠结,不如早些接受。至少这样走到终点时,自己还能渡过一段相对愉快的人生。
现如今,司马遹到了许昌,他知道,自己的人生即将走到终点。只是不知为什么,早就做到与缺憾和解的他,此刻却有些愤懑。他想了半天,终于知道自己在愤懑什么:
如果人生注定有缺憾,那自己这注定失败的人生,到底有什么可留恋的呢?
答案是明知道毫无结果,也要进行抗争,这是对命运嘲讽的姿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