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七十四章 峰回路转 (3 / 6)

作者:陈瑞聪 最后更新:2025/8/3 12:06:59
        刘羡得知消息后,对此评价道:“还敢出城斫营,看来越石很得军心啊!不过这到底没什么大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确实没什么大用,河畔土地湿润,纵火难以形成大的火灾,对营垒的破坏有限。将伤员送到后方后,义军次日有条不紊地搭建望楼,已经可以和城内的射手进行互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也可以看到,义军已经在河畔搭建了一段新的浮桥,大概只需要两日时间,就能把这段小浮桥嫁接到河桥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琨对义军的意图也心知肚明,可同时又毫无办法:这是来时就可以预料到的景象,如果不烧断河桥,人数处于全面劣势的赵王军,是断难阻止敌军过河的。他实在不理解,为何孙秀说,他有一妙策,能使义军不能渡河。

        令刘琨可以安慰自己的是,若是敌军就此渡过大河,那他的军事压力就此大减,责任就转嫁到洛阳城内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令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,形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义军仍然在紧锣密鼓地搭建营垒与浮桥时,忽然有人发现,大河的上游出现了一些船只,这些船只上悬挂着征北军司的玄武旗,船身上则似乎拉着什么货物,用布帛盖着。

        义军将士颇有些奇怪:若是漕运的话,己方的船只不应该是从下游转运的吗?怎会出现在上游?可若不是漕运,这船只又是从何处来的,有什么意图呢?

        他们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答案。只见近百艘船只上,陆陆续续开始冒出浓烟,继而升起炽热的烈焰,将船只燃烧吞噬,直往下游河桥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上游河中的滚滚浓烟,立于大河北岸的义军将士终于醒悟过来:船上放的是干柴!那些挂着征北军司幡旗的船只,实际上是孙秀派来的火船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