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骧接连派部下向前应战,发现麾下竟然无一能敌,心中不由大惧,对身边的侍从道:“怎会如此?且为之奈何?”
侍从连忙说:“将军,赶紧去找援军求救啊!”
在此之前,赵骧本是打算独吞讨贼功劳,可此时得闻这个建议,却是如蒙大赦,连声说:“对!对!”他接连派了十余名使者向左右两边,朝还在渡河的石超部及高元部求援。
但赵骧部正在溃败的景象,石超和高元都看得分明。
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,不过是一个时辰的事情,而他们部下涉水渡河才堪堪过半。距此更远的几部更不必说,连三分之一都没有。而且涉水以后,消耗的精力远较意料为多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虽不说精疲力尽,也相差不远。都怀疑加入战局后,自己反成为溃败的一部分。
思虑再三后,两人都选择按兵不动,打算原地固守,等后续的主力援军到来后,再做反攻。
可事已至此,局势的发展就不会按照败方的想象发展了。
赵骧见左右迟迟不来援军,敌方又已经接近中军,实在很难再勉力支撑。他令周围将士朝对面再射了三发箭,就算是尽了最后的人事,然后策马朝黄桥上退去。
主帅的旗帜一退,其余尚在坚持的士卒更是丧尽胆气,调转方向,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北岸撤去。如此阵脚大乱,可撤退的浮桥只有一条,其余大部分士卒只能试图泅水渡河。
一旦入水,他们能如何反击呢?赵王军骑士见状,不禁哈哈大笑。他们就像下饺子般,把义军将士驱赶下河,然后站在岸上肆意放箭,义军将士俨然成了随波逐流的活靶子。
至此,赵骧部彻底崩溃。要命的是,他们将石超、高元部的侧翼也让了出来。而更要命的是,直至此时,石超、高元部尚未整顿完毕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