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哈哈!对!”司马冏用手抚案,徐徐道:“现在不是勤王的时候了,刀兵不能治理天下。想要长治久安,一是要恢复德化,二就是要重立法治。我们正需要一个人,来做这个标杆。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,新朝廷恢复盛世的决心。”
“所以我和长沙王商量过了,由你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,来负责监管京畿,恢复治安,处理民政,如何?”
刘羡大概猜到要给自己什么职位了,他不禁有些吃惊,但还是确认道:“您说的是……”
“让你做司隶校尉,如何?”
这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位置。
在后汉时,司隶校尉与御史中丞、尚书令并称为“三独坐”,这是因为其余官员都是接席而坐,但这三个官职均可以单独列席而坐,以显示皇恩优渥。
其中尚书令自不必说,独掌尚书省,是帝国真正的宰相。因其位高权重,曹魏时特地将尚书省拆分出中书省和门下省来削弱权位。
御史中丞则是统领御史台,专门负责弹劾官僚的不法行为,可以同时接纳公卿和地方郡吏的上访,理论上除了皇帝与皇太子以外,没有他不能弹劾的。只不过由于八议制度的原故,如今御史中丞权力大减,即使弹劾他人,由于没有执法权,结果往往不了了之。
而相比于尚书令与御史中丞,司隶校尉的权力则又要大许多。他同样拥有对朝廷三公以下所有官僚的监察权,但与此同时,又拥有相应的执法权,可以在确认有证据的情况下,不上报皇帝,自己率部属先行执法。因此群臣畏惧不已,称司隶校尉为“卧虎”。
而且,司隶校尉不仅是京官,更是地方官,是司州十郡太守的直属上司。凡是司州内的所有军政民务,理论上都归司隶校尉主管。
因其权力之大,所以当年曹操迎接汉献帝时,是自领司隶校尉,而让荀彧担任尚书令。蜀汉从刘备称汉中王开始数十年,也只有三任司隶校尉,第一任是刘备,第二任是张飞,第三任是诸葛亮,自此以后,再无人担任此职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