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暾本以为,司马冏和河北的议和,最多也就持续半个月时间。但大概是畏惧于司马颖的声望吧,这次对北谈和,司马冏用足了耐心,竟一连耗了二十余日。双方的使者往来了数回,司马冏仍不放弃谈和的希望,对司马颖的条件一让再让,据说到最后,已经开出了让司马颖都督冀、幽、青、并、平五州的条件。
可即使这样宽大的条件,司马颖仍不满足。直到冬月辛卯,司马颖第四次拒绝了司马冏的条件,司马冏终于放弃了最后一丝奢望,转而打算对司马乂下手。
他把动手的时间定在了腊月甲午,打算在诛杀司马乂之后,再召集百官,当众宣读此事,给司马乂定的罪名是矫诏谋反。
殊不知他把时间定下后,司马乂也就定下了起事的日期,给司马冏定的罪名,同样也是矫诏谋反。只不过时间比他提前了一日,订在了冬月癸巳日。
政变计划的前一日,也就是壬辰日。天气乌云密布,即使到了辰时,也不见有多少光亮,街巷上寒风四起,行人也因此变得极少。而随着公务基本被大司马府归拢过去,司隶府内也显得非常清闲了,几乎一整天都没有什么事务。孟讨干脆关上了府门,以此来抵御肆虐的寒风。等到下午未时的时候,府上众人干脆挂上免扰的牌子,到卧室内各自睡觉。
但这看似懒散的模样,实际上是为了调整作息。刘羡知道,接下来的几日,绝对是一番苦战,今天大概是政变结束前,最后一次能好好歇息的时候了,必须养足了精神,去面对这一次的挑战。
因此,他让众人一口气睡了六个时辰。等到醒来的时候,差不多是丑时,距离天亮还早,府内的人们愕然发现,天上忽然降起了大雪。漫天的雪花飘舞,沉静、不徐不疾地飘舞着,纷纷扬扬地覆盖了街道,遮掩了山川,将无数的亭台楼榭纷纷铺陈,整座洛阳城,于一夜之中化作雪白。
刘羡换上了戎装后,令幕僚及卫士们都汇聚一堂,一面收拾甲胄和随身的短兵器,一面望着对面,等待骠骑将军府发出消息。
等待的时间内,阿萝令府内的仆役们加班加点,端上来了一些热腾腾的炊饼,让在坐的众人抓紧饮食。毕竟,只有吃饱喝足后,人才能有力战杀敌的机会。
在座的幕僚们,除去李盛、诸葛延、刘琨等经历战场的几人外,如郗鉴、桓彝之流,多还是第一次上阵杀敌,想到即将发生的大事,此时都忍不住有些紧张和激动。刘羡宽慰他们说:“等会出门的时候,跟紧我就可以了。”
刘羡更看重的还是刚招揽的郭默与毛宝两人,他笑问郭默道:“元雄,吃饱了吗?等会能杀敌吗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