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当即应允当地百姓说,回京之后,一定着重办理此事。
这是他行县两月以来,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。
过了几日,雪终于停了,阳光再次从云层的缝隙中射了下来。地上坠满了金黄色喜悦的光芒,将王屋山的轮廓映照得如同天堂。山间的黑色小道,反照出彩练的河冰,还有山谷间城池下民居升起的冉冉炊烟,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恬静感。
一想到马上就要再进入河东,又见到自己那些熟悉的故人们,刘羡就倍感一种回家的亲切。这让他恨不得如云雁般飞跃王屋山,早早停留在龙门渡口,一览大河两岸的秀丽风光。数千年来,辛勤如蚂蚁般的汉民们从这里发源,继而耕殖于戎羌蛮荒会中,历经困顿流离,天灾人祸,最终却无怨无悔,生根不息,成就了一个空前伟大的文明。
刘羡不禁触景生情,心想,自己也要如此,便以松赋诗道:“寒侵骨愈劲,立险叶常青。雪重身难曲,风高志愈明。”
次日下午,他们终于踏入了河东大地。再往西走一个时辰,就来到了闻喜县。为了避免让司马颙察觉,他没有像在新安那般大作声张,仅仅歇息了一夜后,立刻就策马直奔汾阴而去。
一行人抵达汾阴的时候,刘羡看见前面有一乘牛车缓缓而来,车后面坐着一个儒服长髯长者,但身材魁梧,即使坐着,也颇有一番威严气质,那不是薛兴的父亲薛懿吗?
第二十一章再回河东
刘羡连忙喝令勒缰,滚鞍下马,立在路旁,毕恭毕敬地拱手弯腰,向牛车行礼。薛懿叫车夫停下来,仔细端详了站在路边行礼的人,终于认出他来了。他既高兴,同时又警觉和吃惊,将刘羡拉到身前,压低着声音道:
“公子!是你吗?你怎么来了这里?!莫不是逃出来的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