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老娘却并未如大家猜测的那样旧事重提,而是石破天惊般放出了个好消息:“服徭役的人在回来的路上了,我家二孙媳妇从廖主簿那儿听说来的。”
第81章心中的大石
有人好奇问:“你家二孙媳妇如何同县衙里的官相熟的?”
陈老娘同齐婶子不同,齐婶子怕惹人嫉妒惹祸上身,陈老娘则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家孩子如何好,便是自己心里多少不满意都不提,在外头把孩子们夸得神乎其神。
众人早知道陈老娘为人,对她说自己儿媳妇是眼光娘娘转世,县令都很欣赏的话,也只是听听而已。
殊不知,这回陈老娘还真没有吹牛,武当县的县令也是个善理民生的,自然知道治下多个出名织娘的好处。是以最开始顺水推舟传出纪秦娥是眼光娘娘转世的这则消息的,不是旁人,正是那位廖主簿。
皆因知州问了一句,那日莲池女娘是何人。县令就授意廖主簿,使了个这法子,到如今,秦氏布庄的生意蒸蒸日上,也少不得县衙最初的助力。
众人皆不信,但也不妨碍听陈老娘讲故事,陈老娘夸一通纪秦娥能干,就又绕回来说村人回家的事,总结陈词:“这回修河,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的大好事!”
陈老娘讲出接功臣回村的气势。
等到出去修河的回来,在村口受到了村民们的夹道欢迎。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,家家都有出去受罪的,自然都过来接自家人,人当然是多。
令人悲痛的是,有人从手提的包袱里掏出官府发的抚恤钱,至于尸骨,早被大水一同带走,没能捞回来。
张征立在道观门口,看着面前大家各自的喜与悲,心里竟然是空洞且麻木的,没有一丝波动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