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观电影通篇,很难从中挑选出一个从头到尾纵贯影片的线索…
出场人物太多,但并没有塑造的空间,纯纯的符号化。
电影在串连的缺乏使得本片变成了一出形散神又散的大散文,而且其散文水准甚至都不如郭景明自己的《左手倒影右手年华》高。
此外,过度的镜头表现欲望也造成了影片在表达环节的失衡。
片中,大量出现的慢镜头、取景角度的旋转也是如此,除去个别几个起到了作用,都沦为技术的附庸。
但是,它的烂是作为电影的烂,而不是作为主创生活作风的烂。
影评人…的批判,他们重点提出了主导价值观问题,而非创作手法的下乘。
这个有点扣帽子了!
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《小时代》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电影,郭景明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演。
因此他与他粉丝的行为并称不上“堕落”,但影评人等从业者在语言交锋中逐渐被拉低的个人档次、逐渐升级的电影评论话语权专制化,却不得不让人重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