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科幻——遭遇危机,然后挣扎求生!
不过,郭凡还有沈言看完整场电影,立刻反驳:“不一样,《火星救援》是乐观的救援,《地心引力》给人的感觉很压抑…而且叙事节奏也太慢了…”
郭凡点头:“我感觉有点神神叨叨的!”
“本来就是,你把故事换回石器时代,人类刚刚点燃文明的火花,他们学会用石斧打造粗糙简陋的木筏,便乘坐着史上最早的交通工具探索大海。
当黑夜降临,突如其来的风暴将这些不堪一击的木筏撕碎,我们的祖先被卷入怒海狂涛,少数人侥幸生存,却只能在孤寂的大海上无助漂泊,命悬一线…只不过背景换成了太空而已!”
沈言补充一句:“而且我不太喜欢这个女主角,如果让我选,我会让乔治克鲁尼做唯一的男主角,然后让桑德拉布洛克死去,因为乔治克鲁尼足够有经验,人设也足够美好,把这样的人毁灭,然后自救,这样才更有看点!”
从电影戏剧性角度,让一个本来就有些崩溃、有些害怕的人更崩溃、更害怕,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。
但如果,你让一个本来乐观、无所畏惧的人变得崩溃、变得害怕,反而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强的冲击感!
赵海成:“《地心引力》美国卖了2.5亿美元的票房哦!”
“…那可能是美国人喜欢这种电影!”
“就没有值得学习的部分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