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们愿意把为数不多的存款花在整容、旅行这种短期收益的投资上,也不愿意培养一技之长,掌握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甚至她觉得自己跟本的共同语言更多一些。
他们在同一时间段前往非洲旅行,相识于肯尼亚的机场,一度让惠美产生了双方处于同一世界的错觉,然而出国旅行对本而言只是“玩和工作没有区别”,对惠美来说却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…
最终惠美人间蒸发…
对于惠美来说,她的悲剧下场早已注定,要么被变态富人当做玩物,要么欠下高额债务东躲西藏。
就像那些欠下裸贷的年轻女孩一样,明明是即将绽放的花朵,却选择成为柴木,燃烧自己的人生。
那这个角色就一点意义没有?
确实有意义——因为惠美的形象,《燃烧》不被戛纳评委们待见,他们觉得这个女性角色不够独立!
不够女性主义!
然后,《燃烧》一奖未拿…
其实,往深层次分析,惠美觉得自己是精神上的饥饿者,也就是富人,所以,她去了非洲旅游;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