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言点头:“学过一点!”
“真不错…”
“你再走走!”
沈言问了句:“什么身份呢?”
“有区别?”
“汉代乐府诗《陌上桑》里,罗敷夸赞她老公那段说:“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趋。”自家府里溜达用步,出官府大门则换成趋。这步和趋,作为古代行走的两种标准姿势,在《释名·释姿容》中说得更细:两脚进曰行,徐行曰步,疾行曰趋,疾趋曰走。奔,变也,有急变奔赴之也…
此外,身份不同走路的仪态也不同,规矩步…走路姿势要求步伐稳健、端正,步幅适中,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。行走时身体挺直,不能左右摇摆或随意晃动,这种姿势被认为是一种稳重、端庄的表现,常用于古代官员上朝或行走宫廷时的仪态。”
沈言一边说,一边走了几步,然后转换姿态,低头弯腰,小步快走:“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,要低头弯腰,小步快走,以示尊敬,这种走法称为趋礼…”
“古装剧嘛,就算内核是现代的,那也讲究古韵…”
李国立点头:“唔错,你…你跟谁学的?”
“…李老师,你可以说粤语,我听得懂…”沈言主动换成粤语:“我哋顺德有戏剧团,我有兴趣,学过一段时间…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