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实上,如果把轧戏定义为演员在拍一部戏期间,“一心二用”外出别的活动,比如拍广告、出席发布会、录综艺等等…
那圈内不存在不轧戏的演员!
考验制片人的一大能力,便是协调各方利益与档期,不断博弈以求一个好结果。
如果所有演员都呆在剧组,老实听从调配…
那为什么还要协调档期?
轧戏成为贬义词,主要是很多演员不够专业,剧集播出后恶评如潮,很多人把演技问题归纳成了演员轧戏,不够专心…
最典型的就是《孤芳不自赏》,大量劣质的替身和抠图镜头令观众忍无可忍…
但实话实说,即便杨天寳专心演戏,又能怎么样呢?
很多人将问题归咎于男女主角疑似“轧戏”——拍摄期间,男女主角在拍戏期间有大量外出行程。
然后,轧戏便成了不敬业的代名词。
再后来,轧戏通常会被写进违约合同里,很多演员拍摄过程都请不下来假外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