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565章 沧海桑田 (2 / 11)

作者:煌未央 最后更新:2025/8/1 1:40:00
        ——在两汉末期,尤其是东汉末年,汉家的国力以及军事实力,确实没有显著的衰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在这看似仍旧‘国富民强’的表现下,真正影响汉家国运的层面,衰败,却也早已悄然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相较于其他‘因弱灭’的封建王朝,汉家最独特,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国策,无疑便是对地主豪强的打压,以及对底层自耕农阶级的扶持。

        地方豪强始终无法壮大、始终无法成长为门阀世家,自耕农阶级始终有活路、有出路,是两汉享国四百余年的关键。

        两汉只享国四百年,而不是更久,也同样是因为汉家赖以为继,作为国运镇山石的国策:陵邑制度,以及上林苑这个国运调节阀失效。

        陵邑制度的运转逻辑,无需赘述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以‘为天子守灵’为名,将豪强地头蛇强制迁徙至关中,迁至皇城脚下,以封建皇权直接压制,或者说是压迫。

        上林苑的‘国运调节阀’作用,则是通过低价、,甚至倒贴钱式的出租皇家官田,来扶持破产自耕农,帮助佃农重归自耕农之列。

        有这两大国策在,特权阶级的规模始终能得到控制,底层民众也始终能得到偏袒式的照顾,社会阶级矛盾自然就被遏制——至少是极大程度的减缓了矛盾加剧的速度。

        有这两个国策在,汉家阶级矛盾可控,国运自然就稳如泰山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随着这两个国策‘变质’,汉家的衰败,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