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守高阙的,更是汉室天花板级别的防守大师:程不识!
就这军队战斗力,外加将领防守水平,兵力更是高达七万人!
便是换做当年的吴王刘濞,怕也是得凑出至少五倍,即三十五万吴楚兵马,才能勉强打出一个势均力敌的战国。
而此番,攻打高阙的右贤王伊稚斜部,显然没有当年的吴王刘濞,及其麾下的吴楚联军擅长攻城。
此刻,伊稚斜麾下的八万余骑兵,既没有吴楚联军——所有华夏军队所拥有的攻城属性,也远远没有达到攻守双方3:1,4:1的比例。
如今的高阙,得原程不识所部中军主力四万余,外加郅都所部先锋三万余——共计七万余兵马。
虽然在此期间,高阙守军与博望三营驻军,进行了有条不紊的轮换,送了万儿八千轻伤员回博望城,换了大几千生员进补高阙;
但在这么说,这也是七万多长安朝堂主力大军!
反观伊稚斜,八万余骑兵,就要在兵力几乎相当——双方兵力差距基本忽略不计的情况下,攻打七万汉军主力,外加程不识驻守的高阙?
只能说:这么做的现实意义,原低于象征意义。
就好像是伊稚斜费劲巴脑,在幕南凑了八万多兵马,气势汹汹来到高阙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