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有对我汉家有功劳、有贡献的外臣,才能得到彻侯之爵为封赏。”
“比如当年,弓高侯韩颓当自草原归义,于我汉家有功,便得封:弓高侯。”
“这,便是各位耳熟能详,最为了解的归义侯。”
“在比如某——率领军队征战四方,斩获颇丰、武勋颇著,方得封:博望侯。”
“这,是军中将士所能争取的军功侯。”
“当然,还有外戚恩封侯,如魏其侯窦婴等……”
“而以上种种,无论是归义侯、军功侯,还是外戚恩封侯,无一例外,都需要对我汉家有功。”
“好比早先,陛下在河套各部头人之见,所敕封的几位归义侯,便是率部先降我汉家有功,因功而封归义侯。”
“此番,我汉家即将在河套行新制,各位若是推动新制得立,便也是有功,也同样能封侯。”
“往后,也都是同样的道理——只要有功,无论何人,都能封侯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