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伊稚斜说不出这个词,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形容,但类似于战略纵深的认知,已经在伊稚斜脑海中形成。
伊稚斜明白:在那样一场堪称惨烈的,全然拼综合国力的拉锯战后,战败一方究竟是灭亡还是苟延残喘,便取决于本方国土,有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。
好比草原。
足够宽广,足够辽阔。
这使得草原游牧之民,在一场除内战之外的任意类型战争中战败,都可以钻进一望无际的大草原,然后像是在后世的游戏中,钻进泉水般慢慢回血。
反观汉人——汉太宗十四年,老上单于一路高歌猛进,直插汉人皇都,都没能让汉人亡国灭种,也证明了汉人,同样具备这种战略纵深。
汉人担心深入草原,会失去冗长的后勤补给线,所以不敢深入,这便是草原的战略纵深;
而草原游牧之民,则担心深入汉人腹地,会被汉人围困在长城之内,所以也多半不敢效仿老上单于的大胆举措,这则是汉地的战略纵深。
双方都有相当程度的战略纵深,都具备‘打不过就退回去,慢慢发育,积蓄力量再卷土重来’的现实条件。
这意味着双方之间,如果真的发生一场拉锯战——尤其还是一场全面拉锯战,那除非其中一方完全撑不住,主动谋求止战,否则,这场战争,就会无休止的消耗双方的力量,甚至动摇双方的根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