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异姓诸侯,太祖高皇帝刘邦采取铁腕镇压的措施。
考虑到分封制到郡县制之间的平缓过渡,以及最大限度降低中央行政成本,异姓诸侯被消灭之后,高皇帝又改以宗亲诸侯,作为权宜之计。
之后的孝惠皇帝,前、后少帝——或者说是吕太后,以及太宗孝文皇帝、先孝景皇帝;
这接连六位,或者说是三位帝王在位期间,汉家也一直都在忙着解决内部问题。
陵邑之制,扼杀门阀、世家出现的可能,镇压地方豪强势力;
轻徭薄税,与民休息,则是最大限度提高汉家复苏的进程和速度。
第524章远大目标
再加上一场吴楚之乱,以及导致吴楚之乱爆发的《削藩策》,又将宗亲诸侯尾大不掉,成为又一个‘异姓诸侯’般威胁宗庙、社稷的存在,给消弭于无形。
就这么一件件、一条条处理,解决下来,到了当今刘荣即立,汉家内部的问题,似乎都已经得到解决。
汉家似乎已经完成了‘安内’的历史进程,接下来,似乎也可以专心致志的‘攘外’了。
但事实上,正如华夏文明的发展、扩张,并没有随着周王朝建立,而陷入停止一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