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便说臣这少府卿,秩中二千石,年俸二千一百六十石,尚且会在每年的春耕日伸长了脖子,期望粮价能更高一些。”
“——因为粮价越高,臣这二千一百六十石俸禄,便会越值钱。”
“臣尚且如此——年得粮区区二千一百六十石的臣,尚且希望粮价能更高些;”
“何况是那些食邑动辄几千户、岁入粮米数万石的彻侯,以及那些得封一郡之土,岁入农税十数万,乃至数十万石粮食的宗亲藩王呢?”
···
“就说梁王,其国内一年收上来的租税,便是近千万石粟;”
“粮价每高一钱,梁王便能得利上千万钱;每高十钱,便能多得利上万万钱。”
“——而关中今年的粮价,比去年足足高出了三十一钱每石。”
“殿下难道认为,这会是没有人在推波助澜,甚至是一大批人合力,用尽浑身解数,才哄抬起来的粮价吗?”
在政治任务之间,很多话,其实都不需要说的太直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