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此,秋收的议题,便在刘荣不甚刻意的‘显摆’后宣告落幕。
——也没什么好说的了;
反正不是欠收,朝堂没什么问题要处理,只等着秋收后,派税吏下去收税就行。
粮食的事儿尚且如此,迎接天子启圣驾的事,更是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:奉常全权负责。
至于年末大计,也就是扯一扯各地方郡县派来的计吏,抵达长安之后的安置问题。
这也都是有定制的事,象征性的说一说,也就得出了结果。
到这里,刘荣先前定下的议题,便算是聊完了。
按照正常的朔望朝流程,接下来,就该是百官公卿、功侯贵戚——尤其是那些赋闲在家,闲得蛋疼的功侯贵戚们,指点江山的机会。
有意见,就拐弯抹角的提上一嘴;
没意见,就引经据典的吹捧一番,如海内升平之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