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再加上这天下,能种的田就是那么些,一年种出来的粮食,大差不离也就是那么多;”
“百姓日用,军中消耗,再加上官员俸禄之类,一年到头,根本就剩不下多少。”
“所以,自孝惠皇帝时起——尤其是自先太宗孝文皇帝开始,汉少府,便累年囤积着各式杂粮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
“毕竟真到了粮价鼎沸,百姓民吃不起米、不得不忍饥挨饿的时候,再劣质、再难以下咽的粮,也总好过和邻里亲朋易子而食……”
听闻岑迈此言,刘荣自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,也算是知道了少府内帑,为何会囤积有那么多宿麦。
——不止是宿麦;
自太祖高皇帝年间,那次波及整个关中,乃至整个汉室的大饥荒之后,只要是‘粮食’,只要能吃,少府就都囤!
粟,百姓要吃,军队要吃,官员俸禄要发,少府根本存不下多少。
索性便去囤各式杂粮,什么宿麦、稻米,又或是豆、糠——凡是和‘粮’挂钩的,都莽足了劲儿囤!
时至今日,少府内帑囤积的主粮:粟,哪怕是作为战略储备,总量也至多不超过千万石。
刘荣此番平抑粮价,少府也只能从中拿出一半,即五百万石,以作为平价粮对外出售;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