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牛做祭品,更是只有朝堂祭祀神明及历代先皇时,才有可能出现的状况。
少牢规格的祭品,更是只有诸侯王及以上级别的已故刘氏先祖,才有资格享受到的——寻常的彻侯,或是没有王爵的刘氏宗亲,都没资格用少牢规格的祭品!
此外,烈士的遗孀、遗骨及父母双亲,都会被内史在各自的户籍上,标注上“其子/夫/父,于某年某月死王事”的备注。
有了这“死王事”三个字,英烈家属无论是申请上林苑的皇田佃租资格,还是入伍从军的名额,都将具备绝对意义上的优先地位。
英烈直系后代入伍,更是直接从底层军官,即伍长做起。
林林总总算下来,汉家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待遇,就算达不到后世新时代的程度,也已经是相当不错。
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生产力,更是已经达到了毋庸置疑的极限。
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那些没有死在战场上,却也因战争而落下伤残的可怜人。
就说已故老丞相、故太子太师申屠嘉,万石的秩、四千石的实俸,外加故安侯国每年的产出,却活成了全长安最穷的权贵。
究其原因,不是申屠嘉非要“作威作福”,要养着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,最终落下伤残的老伙计;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