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者一般用于铜器制作,后者,则明显是如今汉家才刚涉足不久的新领域:钢铁器具的制作特性。
这么一来,问题就简单了。
刘荣要一根近乎完美的圆柱状金属棍,来充当水车的中轴。
而且,由于这个时代的技术,完全不具备制作轴承的客观条件,所以这根金属中轴,必须在保证其表面足够光滑,可以兼具轴承效用的同时,又要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,不至于几个月就断裂,或过度磨损。
再加上水车,单从名字上来看,就和‘水’离不开关系,又使得这根中轴,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防锈性能。
综合以上种种,摆在少府面前的,便只剩下钢这一个选择。
而如今汉家的钢,又近乎完全是采取炒钢法,炒出来的粗钢更是无法直接锻打,还得再经过融化、浇筑、敲打成型等一系列工序。
如此一来,少府要想得出一个完美的‘如意金箍棒’,需要花费的时间、人力以及材料成本,便都是不受控制的疯狂上涨了。
偏偏这个项目,又是监国太子刘荣亲自推动,并严密关注的重点项目,朝野内外根本无法将注意力,从这个项目上移开。
于是,少府这边刚开始拿炒钢做棍子,朝野内外就开始吵翻了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