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是自刘荣太子监国开始,少府官匠越来越好的待遇,以及不曾听过的赏赐,更是让底层农户彻底红了眼。
让将军校尉们给自家子侄做老师,农户们自是没这个门路;
寻个游学问的老书生,教自己儿子认几个字,农户们也不大能承担起开销。
故而近几年,匠人——尤其是录名于少府的官匠,变成了底层农户眼中的香饽饽。
根据前少府令、现御史大夫岑迈的粗略统计:现如今,凡是录名于册的少府官匠,平均每人手下有三个学徒。
而这平均三个学徒,有两个都是最近这两年新收入门下的!
早些年,匠人们虽也还算有点地位,但顶多也就是和农户齐平,或若有似无得隐隐超出些,远远算不上特权阶级。
但现在,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人,为了将自家子侄送入某位少府官匠门下学手艺,而愈发无所不用其极,匠人们的地位,也是肉眼可见的水涨船高。
就说四年前,要想拜一位少府匠人为师,坊间默认的礼数,便是肉二斤、布一匹,外加些自家土特产;
拜师做了学徒后,虽然领不到工资,但也总还能包吃住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