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此说来,以五万左右的兵力驻守马邑,再以同等数量的军队驻扎楼烦,以为马邑后援,当足矣应对匈奴人在代北战线的攻势。”
闻言,在场众人纷纷点下头,无疑是认可了刘荣的战略判断。
马邑,早在太祖高皇帝之时,便已是汉家北方防线的战略重镇。
西起上郡,东至燕、代之交的整条赵长城,有且只有马邑以南的数里缺口,可供匈奴人踏足汉家版图。
在太祖高皇帝封韩王信之后,马邑甚至一度成为韩王信的都城!
这样一座本就是边关重镇,又曾为一国之都的城池,以进攻方一半的兵力驻守,已经足矣。
更何况马邑背后的楼烦,还另有五万兵力作为后援、响应;
有这十万兵力负责马邑一线,迎接匈奴人十万作战部队的攻城、攻坚——攻守双方兵力持平!
在这个前提下,若还是守不下来,这仗也不用打了,还不如刘荣直接国书一封,向军臣上表请臣。
马邑一线,以十万兵力防守;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