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士们则交替巡逻,顺路看看能不能猎取些肉食,好打打牙祭。
日常餐食由伙夫负责,两名信使则每三日往返一趟马邑,以向马邑通报:武州塞无虞。
及至战时,囚徒们会被关回牢房之中,战卒们则严阵以待!
一旦塞外有什么风吹草动,便会竭尽所能的跑到关墙上,那唯一一处附加建筑:烽火台。
点燃烽火,为身后百七十外的马邑做出预警,确保烽火燃烧的时间,足够让马邑看到,大家伙便可以相机行事了。
若是有机会走,那就往马邑撤!
实在走不掉,那就看看能不能躲进武州塞以南、马邑以北,这片南北百七十里,东西不超过百里的‘瓮’中,随处可见的草木、丛林之中。
实在实在连撤退都来不及了,那就只能是杀一个不亏,杀两个不赚了。
在边关,总有武人张口闭口,说自己‘脑袋拴在裤腰带上’‘军中都是拿命博前程’之类;
但和武州塞这样的前哨预警站相比,其余编制的寻常边卒,只能说安全了不知多少。
——至少匈奴人打来,你还有机会弯弓搭箭,挥舞刀剑;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