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校千人,超编为一校二千人,更准确的说法其实是:二队一校,超编为四队一校。
校一级的翻倍超编搞清楚了;
部,即‘军’一级的混乱超编,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——校一级从两队超编为四队,是战时需要更多独立的作战单位,来履行更多战术调度。
而部,即‘军’一级,从原则上的五校,酌情扩编为六到八校,则是兵种问题。
和前者一样:什伍之制中‘一部五校’的规定,是郡县兵,以及战时临时部队的编制组成标准。
缘由也很简单: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。
一部都尉,也就是一军,无论是在行军过程中,还是在安营扎寨后,都需要五个校尉分别成为:前军先锋,左、右侧翼,以及后军、中军。
而禁军和常备野战军,之所以要在这五校外,再多添一到三个校尉,则是为了弥补兵种缺陷。
好比飞狐八校,为别为:材官巨盾;
长弓射声;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