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,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的华夏文明,并不比如今的匈奴人,又或是后世其他游牧文明先进到哪里去。
对于底层,当时的华夏统治者们,也同样是过分强调天然义务,并坚决否定后天争取权利的正确性。
什么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儿子会打洞之类的说法,也恰恰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出现。
但在经过一整个奴隶制社会进程后,华夏文明通过总结归纳,发现这样的社会体制,是有很大的问题的。
奴隶天生就是奴隶,且永远都是奴隶;
所以他们没有追求、没有对未来的憧憬。
故而,在社会生产活动中,他们无欲无求,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欲,都时刻徘徊在有和没有之间。
一个明明小到不能再小的挫折,就很可能让他们生出‘算了,不活了吧’这样的消极想法。
究其原因,便在于这既不能前进一步,也无法后退一步的人生,根本没有值得他们留恋的地方。
但从奴隶往上一级,情况就好了很多。
——农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