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长安仓,顾名思义,主要负责储存少府内帑为长安及附近一带,所准备的平价粮。
若粮价出现波动,长安仓便会开仓出售平价粮,以平抑粮价。
若粮价平稳,那长安仓的粮食,就会在粮仓安安稳稳待上一年;
等到了来年秋收之后,便拿去同丞相府收上来的农税置换。
即:少府内帑拿长安仓这些存了一年的粮食,去换丞相府才刚收上来的、当年的新粮。
相府得了这批一年的‘陈粮’,自是用于发放官员俸禄——官员俸禄分为俸、禄两部分,一半发钱,一半发粮。
而少府得了当年的新粮,也只是将新粮重新存回长安仓,以作为下一年的‘战略储备粮’。
这样的情况,大致从长安仓建成的孝惠皇帝年间,一直维持到了先孝景皇帝三年。
到了先孝景皇帝三年,吴楚乱平不久,长安粮价异常鼎沸,刘荣受命主持粮价平抑事宜;
既然是主持关中粮价平抑,那刘荣自然是第一时间,就知道了长安仓这么个宏观调节器的存在。
但刘荣也同时得知:长安仓的储粮,仅仅只能应对粮价的小幅波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