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将刘荣的考试成绩,从将将及格直接抬到接近满分,且实打实解决了那件关乎宗庙、社稷安稳的问题的,是刘荣‘点石成金’,或者说是‘点麦成粟’,所变出来的那几百万石粮食。
没有那几百万石宿麦,被刘荣转化为可供百姓食用的面食,那当年的事,只能以刘荣平抑粮价失败,先帝不得已,只能采取下下策:血腥镇压,通过屠戮粮商、抄没粮商存粮,再平抑粮价作为句号。
而在当年的那件事当中,真正给刘舍留下深刻印象的,恰恰是刘荣‘点麦为粟’的应变能力。
刘舍记得很清楚:当年,哪怕是在情况最恶劣的时候,刘荣都从不曾慌乱,始终是一副淡定自若,成竹在胸的模样。
刘舍敢笃定,当年的刘荣,早在刚着手准备平抑粮价一事的时候,就已经备下了‘点麦为粟’的后手。
而今,刘荣再次站出来,隐晦表示未来的少府,能生产出质量更好、价格更低的盐铁产品,从而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,逐步达成对盐、铁市场的彻底垄断?
刘舍只能说:但凡换个人,无论是谁,说出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话,本君侯都会赐下一个脑瓜崩,把那个活在梦里的蠢货敲醒;
但这句话是陛下说的,那臣就只能顿首顿首,昧死百拜,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而已……
这,便是‘先例’的重要性。
——当你第一次干某件事的时候,就漂亮的把事儿办妥,那从今往后,再也不会有人怀疑你在面对类似的事儿时,会办的不够漂亮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