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不是说,天子觉得大理比廷尉好听、光禄勋比郎中令有逼格,那就应该去改。
而是应该以客观需求为准,以实际效能的角度去出发。
比如廷尉,被先帝老爷子改成了大行,在历史上,又被后来的汉武大帝改回为廷尉。
意义在哪里?
无外乎就是孝景帝觉得廷尉不好听,武帝爷又觉得大理更不好听而已。
而在留荣看来,像‘朕觉得不好听’这种改换九卿名称的理由,其实是很没必要的。
一个九卿属衙,如果要改,那就改他的权责范围,改他的效能;
改完之后,再看原本的名称,是否与改革过后的效能、职责相符。
好比廷尉,被历史上的景、武爷儿俩来回改,改来改去,无论是叫廷尉还是大理,终究还是没改变这个部门,是作为中央最高司法机构的职能。
故而,改这个部门的名称,是完全没有意义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