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齐地一猪倌
正如公孙弘方才所言:对于贾谊的才华,公孙弘自愧不如。
甚至可以说,在二十岁的年纪,担任太宗皇帝的博士后,那长达二十年的博士生涯,公孙弘的绝大部分精力,都放在了学习、深造,追赶贾谊之上。
只是贾谊抑郁而终,公孙弘失去了努力方向;
再者,公孙弘也逐渐发现:在长安,在那帝都繁华之地,自己根本无法静下心来,专心搞学问。
于是,公孙弘顶着整个世界不解的目光,毅然决然丢弃了什么都不用做,每年就能有一千八百石俸禄的博士职务,来到了临淄。
回想起年少时,那段艰苦的岁月——无论是在祖籍薛县做狱吏,被那些老油子同时欺负,甚至最终被陷害丢了官职;
还是后来,失去生活来源后,自己只能一边牧猪,一边苦学《诗》《书》。
至今为止,菑川郡薛县的老者们,都还有人记得曾有一个叫公孙弘的年轻人,在为富户牧猪时,腰间总是别着一卷又一卷竹简。
还有人记得那个叫公孙弘的年轻人,总是因为看书太过投入,而让猪跑丢,隔三差五就要吃东家的挂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