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考虑到贵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工人水平,”日方课长继续说着,语气温和却字字如刀,“引进过于先进的设备,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维护困难和资源浪费。我们建议,或许可以考虑更基础的型号,比如YK-500系列,它操作简单,维护成本低,更适合……”
翻译的声音还在继续,刘明德却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。
YK-500?那根本就是五十年代末的老古董!引进它?除了浪费宝贵的外汇,还有什么意义?
一股混合着愤怒、屈辱和深深的无力感,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他的心脏,几乎让他喘不过气。
他下意识地看向考察团众人。
角落里的赵振国低着头,在本子上写着什么,仿佛眼前这令人窒息的谈判与他毫无关系。
刘明德心里莫名地升起一丝烦躁。
这小子,一路上都闷闷的,一点年轻人的锐气都没有!关键时候也不知道帮个腔!
赵振国的笔尖在粗糙的纸页上划过,发出沙沙的轻响。
他写下的,并非会议要点,而是一个个冰冷而精确的数字——关于YK-720生产线引进的预估成本、维护费用、技术寿命周期,以及它那可怜的、在几年后就会被彻底淘汰的加工精度上限。
每一个数字,都像一根针,扎在他心头。
引进它?用宝贵的外汇,去换一堆注定成为废铁的钢铁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