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2章围猎(9)
阳渠是引入鸿池的水源,因此在通往洛阳的路上,如果要越过鸿池进入洛阳,首先就要跨越阳渠。
公元25年,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,但洛阳原有的水系无法满足漕运需求。
西汉长安有渭河、漕渠支撑,而洛阳需要新修运河以保障粮食和物资运输。
后水利专家王景开始规划修建阳渠。
建武初年汉朝廷主持修建阳渠。
主要引洛水和谷水从洛阳城西引水,向东环绕都城,最终汇入鸿池陂。
《后汉书》和《水经注》记载,阳渠从洛阳城西引洛水、谷水,向东环绕都城,最终汇入鸿池陂以洛阳城为中心,东西延伸范围约20-30公里,加上支流,总长度可能超过50公里。
作为漕运要道,阳渠需容纳大型运粮船通行,推测主渠宽度至少10米以上,部分关键河段可能更宽。
为了保证载重漕船顺利通行,水深至少2米以上。
这一点《后汉书》提到“漕船万艘”,说明阳渠可支持大规模水运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