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慈炅的接见很成功,程璧和沈鄘都很激动。回南京城去找皇家投资的主管福王和总监曹化淳去了,要敲定合作细节,沈鄘还答应试运一批漕粮直接送到山海关。
关于皇帝日月商会的构想,程沈二人都表示会联络商帮,促成此事。
大明要以商立国了?来宗道目光中带着火星,皇帝的这些想法严重冲击了士大夫们治政理念,翻天覆地的那种。
徐光启眼中也隐隐泛红,因为皇帝这些想法严重参考了徐光启当初的力著,《商邦考略:泰西尼德兰以商立国考暨汉萨、威尼斯商政析》。
这是老徐的政绩,如果大明商政能够完成本土化,老徐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留名青史了。
唯有刘一燝神神道道的,好像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,或者就是没有态度。
朱慈炅的天工院中书,倪元璐、翁鸿业、王铎、阮大铖、蒋德璟、张国维,还有军事参谋孙传庭、杨嗣昌、杨文岳和吴阿衡,除了两个丁忧的余煌和袁枢,全部在列。
朱慈炅一直回避祭文问题,策略是抛出一个看起来更大的问题来掩盖。大约除了刘一燝,果然全部被这个议题吸引。
程沈二人离开,来宗道第一个站了起来。
“陛下,大明这么大,您是想一个人就治理好这个国家吗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