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慈炅早有觉悟,政争注定是血流成河的事,他绝不在意冤杀个把人。既然你们想将手伸到皇帝的篮子里,想必也早有求仁得仁求锤得锤的觉悟。
朱慈炅心中的杀心汹涌,但他也很头疼,官药案爆发,此时实在不是掀起政斗的时机啊。不是杀两个兵部侍郎的事,很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文官权力和皇权天然就有矛盾,朱慈炅还小,不可能全面压制群臣,能够在权力斗争中占据上风,他已经相当了不起了。
阉党与东林的政治斗争刚刚结束,甚至只是表面结束,大明朝堂伤痕累累,处处裂缝,稍微一碰就会碎个稀里哗啦。
如果开启新一轮党争,朱慈炅有信心取胜,但谁来做事呢?大明就在无休止的内斗中再次一步步滑入深渊吗?
妥协果然是一门政治艺术啊。很多事朕还要装看不见,不知道,不理解,天下掌权者就从来能随心所欲者,从心者下,顺势者上。
皇帝不是自己的皇帝,是天下人的皇帝。正义和邪恶在真正的政客眼里一文不值,肮脏丑陋皆是常态。
自己要无条件的保住自己小弟,那怕此人一无是处,就算放弃,也必须要有更大价值,还不能公开。比如高起潜和方正化这两个王八蛋。
自己也必须要容忍所谓的对手,能成为皇帝对手的人都不简单,无能之辈走不到这个位置,也不敢挑战皇权。
这个曹文衡,什么背景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