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身为御史,倒是去查啊?”黄立极也不是没有小弟。
……
朱慈炅差点就被刘宗周唬住了,因为他说的有些东西,自己也曾推演。
早几日前,黄立极的奏折就同时送到了天工院和慈宁宫。
当时内阁黄立极、孙承宗、毕自严都觉得是善策,但来宗道不同意,张瑞图也反对,徐光启摸鱼。慈宁宫第一次决断朝事决断不了,她指望内阁,但内阁分歧了。
内阁对利弊其实都很清楚,需要的只是个裁决取舍。在这种大事上,张嫣暴露了她的执政水平。
奏折到天工院,本来只是黄立极向天子表忠诚的手段,没指望小皇帝能理解这事的复杂性。但收到的回复却让黄立极和整个内阁都惊叹——“下朝议”。
是的,这种事需要凝聚共识,完善细节。但朱慈炅也低估了大明朝堂的复杂,事事皆党争。
朱慈炅看到奏折的时候,虽然怀疑这一改制的具体作用,但很明显这是一次大明士大夫集团自我挽救国家命运的尝试。
颇有些唐朝杨炎以“两税法”取代“租庸调制”的味道,让朱慈炅对黄立极又有了新的认知。
第63章、大朝会(2)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