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慈炅发现自己身上的第一座大山竟然是自己的年龄。
翻遍史书也没有三岁主政的天子,那怕的命令通过了,大人们更多想的也是不损害他的名望,或者这个命令对某些人也有好处。
慈安太后的到来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挫折感,甚至于他引以为傲的远见卓识也一并崩溃,自信受到严重打击。
他不想陷入深宫权斗的陷阱里,他想大展身手。
想先用健康的国营经济来扭转大明的经济困局,他想先用新六卫去打一场辉煌的胜利,提振大明的军心士气。
但新六卫一建立就带来整个大明国防体系的连锁反应,和他最初的想法已经有些不一样了。他的全国标兵理念一出,新六卫名额居然被做成了一门生意。
卢九德昨日汇报,有一个新来的边兵坚持不了跑操训练,又不愿被开革,喊出他的名额花了多少多少银子。
这消息让朱慈炅对大明这个天坑再度刷新认知,只能要求严格按规定办。但是他连西苑都去不了,更不知道新六卫里没人禀报的各种问题。
太后提醒的皇店国营经济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,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下面为了捞钱会怎么搞。
但当政者不是应该抓大放小吗?只要方向是对的,下面出现问题整改问题就是,怎么可以停滞不前,甚至倒退?
太后对皇店经营模式还很陌生,她拿走组织架构和财务管理根本不够,书橱里还有好几本运营指南呢,她怎么就不继续看看呢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