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部侍郎李明泽的脸上说不上是什么表情,从始至终,他都不知道他的这位侄儿,到底有多少本事……
倒是秦相一直不发一言,用饱含深意的眼神望了李易一眼,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齐国老者的恐怖,陛下凭什么以为李易能取胜?
齐国使臣还在殿上,比试已经开始,即便朝臣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,此时也只能闭上嘴巴。
他们用略带绝望的眼神望着殿中的二人,一人弱冠之龄,生的极为俊秀,一人面如枯松,垂垂老矣,今日若比的是谁生的更为俊俏该多好?
罢了罢了,文试好歹还赢了一场,不算太过丢人,若是武试赢得漂亮,丢掉的颜面也还是能挽回来的。
景帝开口之后,孟姓老者便不再多言,转头看着李易,问道: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……,何解?”
朝臣脸色开始变的肃然,从现在起,比试便正式开始了。
这位大文宗一开始并未难为李县子,所问的乃是《尚书》第一篇《尧典》中著名的一句,但凡读过一些书的人,不可能不知道这一句。
李县子若是连这句也回答不出来,这场比试,也就不用再进行下去了。
“出自《尚书·尧典》。”李易心道这老头也挺厚道,这种题他最喜欢了,照着《十三经注疏》直接念就行了。
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,以睦高祖玄孙之亲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既,已也。百姓,百官。言化九族而平和章明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黎民於变时雍。昭亦明也。协,合。黎,众。时,是。雍,和也。言天下众民皆变化化上,是以风俗大和。”
没有人对李易能答出这一句话而意外,只是他的遣词用句,却让几位大学士眼前一亮,因为这已经近乎是标准的回答了,一位饱读大儒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并不奇怪,但从一个年轻人的口中说出,意义就大不一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