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知府面临的难处他当然是懂得,如果将这一篇《弟子规》呈上去,这一年在教化上的不足就可以弥补了。
“听说此文是一位本府一位秀才所作,本官倒是托了他的福啊!”董知府显然心情不错,再也不复之前的烦恼之色。
那王府的管事将此文送来的时候,已经告知过他,这《弟子规》并非那女先生所作,而是出自一名叫做李易的年轻人。
董知府当即便派人去查了那书生的底细,当然,最主要的还是要确认他是不是庆安府人士,若是别的地方早已有这《弟子规》出现,他岂不是白高兴一场?
所幸那李易并未让他失望,有秀才功名在身,正是他治下庆安府人士。
董知府已经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,若是他日后中了举人,倒是可以对他照拂一二,向吏部举荐举荐,让他补个实缺。
“还是大人教导有方。”冯教授很适时的拍了一个马屁。
若是这《弟子规》能够推行,到时候教化之功肯定还是要落到董知府头上。
董知府却像是想起了什么,摇了摇头说道:“只是那叫李易的秀才,却有些不思进取,不将心思放在读书上,早日考取举人功名,竟在府城开起了店铺,好好的读书人不做做什么商人,若不是让人去查证过,本官还真不信这《弟子规》是他所著。”
“李易?”
那冯教授闻言一愣,有些疑惑的问道:“可是那《鹊桥仙》和《水调歌头》的李易?”
“冯教授也知道此人?”董知府眉头一挑,开口问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