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看交易物品。”
秦雅拿起合同看了看才发现,合同上只写了明婴童嬉戏铜镜,根本就没提那个笔筒的事儿。
“老板,您……早就看出来了?”
罗旭点点头:“差不多,进门之后第一眼,我就瞧上这铜镜了,一眼到代,秦雅你看的没问题,是明的;而坐下之后,我便注意到这笔筒不对!”
“这……您不是说光绪的?刚才我还问您来着!”秦雅有些不解道。
罗旭笑了:“都是说给那个卢铭听的,要不顺着他说两个物件儿都是真的,我怎么买?”
这话一出,不但没说明白,却把几人绕糊涂了。
看到有赝品了,还故意说成是真的,就为了买对方这一真一假?
注意到几人的表情,罗旭笑道:“天州古玩圈最近出现了一批高仿赝品,官窑、名窑为主,工艺特点是以生坑来掩盖造假工艺,再加上手法高而精,即便是行家,也难免打眼!”
“大旭,你的意思是那个笔筒,就是这批高仿赝品里的?”徐文斌问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