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都知道,停止修长城是不可能的事,这事必须办下去。所以,我们盼着镇国公能来一趟这里看看,也给我们想想办法。永绩伯是镇国公手底下的悍将,他原本是可以为我们说说话的,只可惜镇国公没了……”
这一瞬间,顾正臣一下子明白过来很多事。
修长城,这事可以说持续了十几年了,压根没停过,区别就在于,前几年修的是那里,这几年修的是这里。
总之,先堵一段是一段,能修一点是一点。
大规模征调民力,全面修长城,对于刚从战火中诞生的大明朝来说,做不到,也不切实际。
明军确实有火器可以利用城墙防守,守边疆安稳。
可问题是,需要有城墙才行……
没城墙,直面骑兵,有准备的话还能打一打,可若是没个准备,被人搞了个突然袭击呢?不是说有了火器,修长城就没了必要,军士需要城墙,火器作用的发挥也需要一堵城墙,这是事实。
只是,修长城背后的代价很大,大到了遇到问题之后,布政使司难以维持,都司总不好让军粮转为百姓口粮,即便是拿出来一部分,也无法满足这一年又一年的缺口。
所以,修长城徭役伤军民,军民无法承受其重,出现了一定的逃兵、逃民。
有人看到了这一切,也出手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